您的位置: <10%=sitename%> > 行业新闻
 
  昏昏者当日之庙堂,巍巍然今时之牌坊——《牌坊》中的那点历史  
  时间:2018.01.25 网站管理员 点击:332次  
   

一部好的戏剧,总能让观众在走出剧场后心中仍然五味杂陈。
北京人艺原创大戏《牌坊》也无疑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。
有观众看到了真实存在过的荒诞,哭笑不得。
有人看到了一个民族小百姓的大气节,啧啧称赞。
也有人看到了屈辱与无耐,一声叹息。
在那个牌坊建好的年月,发生了太多未曾有过之变局。《牌坊》中的茂兴营造厂,贵为“八大柜”之首,与皇亲结亲的大户人家,置身于波澜壮阔,人心浮动的清末,家族的兴亡也无非沧海一粟。


而剧中的那座牌坊,跨越时空,纵使物是人非,依然屹立不倒,成为了那一段历史的特殊见证。
走进首都剧场,看一看《牌坊》——那是一曲过往的挽歌,一段老京城无可磨灭的旧事。

《牌坊》历史背景简介

克林德:克莱门斯·佛雷赫·冯·克林德,德国男爵,德国驻华公使,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,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枪杀。这一事件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之一。
西总布胡同西口:克林德牌坊原所在地,现东单北大街,协和医院门诊楼门前。

(德国公使克林德)
神机营: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。清朝沿用了明朝军制,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,皇帝巡行时亦扈从。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,则是一支装备火枪、火炮等近代武器的军队。
恩海:满洲正白旗人,清朝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(八旗武官)。因枪杀克林德于1900年农历十一月初十(12月31日)在东单牌楼事发之处闹市被处斩。
(东南互保签约)
十一国宣战:1900年义和拳兴起后,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,向英、美、法、德、俄等十一国同时宣战,下达了宣战诏书,但由于受到大臣阻挠,此诏书并未正式下达给各国外交使节。
东南互保: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,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、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人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,商定《东南保护约款》和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》,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,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。此举事实上是在违抗清室的宣战命令

 
 
 
 
   网上订票中心竭诚为您服务。北京京剧订票送票服务

网站导航   联系我们   支付方式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-2013 小红帽票务订票电话:400-600-4100 010-52838050

京ICP备09058903号-22 www.changandajuyuan.com